第05版:茶坊 PDF版阅读

信阳日报客户端

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

槐树花开忆童年


邹晓峰

槐树开花时节,我驱车走在家乡的山路,窗外生机盎然跃入眼帘。空气中飘来的香味,钻入鼻孔,闻着这熟悉的甜香,顺着蜿蜒的山路寻味而去,原来葱茏的树木之间,夹杂着几株槐树,树枝上挂满了一串串低垂的白色槐花,在斜阳的照耀下越发晶莹娇嫩。微风吹起,又像是一只只洁白的小蝴蝶,摇曳着身躯展翅欲飞。此时正是仲春,万物勃发的季节,眼前的槐花在岁岁年年之中如约而至,沁入心脾的馨香,不由得勾起我童年的记忆。

我家住在大别山区的一个偏僻村庄,家中的兄弟姐妹众多。仅靠爹妈两人拿工分的六、七十年代,日子过得十分紧巴。为了把日子过得好些,家中除父母在生产队里出全勤拿工分外,我们家还毎年要养三四头猪。说起养猪,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,用什么做猪饲料呢?仅靠家中每个月吃米加工出来的糠是远远不够的。在此情况下,父母不仅白天挣工分,还起早摸黑挖野菜、拾花生秧、红薯藤等,晒干后挑到大队加工厂去粉成饲料。后来,我们兄弟姐妹慢慢大了,我刚满九岁那年,父母召集大哥、姐姐、二哥、老四和我召开“关于养猪饲料供应会议”。会议的中心议题是:挖野菜、钩槐花,让饲养的猪过好春荒,为家庭人口尽快解决温饱问题作出贡献。

会议结束后,我们姐弟几个进行了周密的分工,姐姐、二哥挖野菜,二哥、四弟放猪拾粪……大哥和我钩槐树花。槐花刚打苞大哥就带着我在村庄前前后后近百棵洋槐树下“巡视”,我们将竹竿与钩子绑好制成钩槐花的工具。到了采花的季节,大哥在树上钩,我动作麻利地用筐往袋子里捡。我俩遵从父母分下的硬任务:除刮大风下大雨外,每天不少于4袋子。为了不影响上学,每天天蒙蒙亮就起床,8时前必须完成两袋任务。剩余的两袋在中午或下午放学后完成。每年到了这个季节,我们家的猪都用槐花拌着野菜、粗糠等饲料进行喂养,猪长得特别快。父母看到那几头猪的长势,也会乐呵呵地夸奖我们几句。

如此采集花草饲养,猪不仅不生病,而且还长得快。每逢过年或其他节日,把肥胖的猪杀上一头两头,先将杀好的猪肉卖给湾邻,再将剩余的零碎猪肉自己家熬一锅,真香啊!父母让我们兄弟姐妹饱餐几顿,以示鼓励我们兄弟姐妹继续努力。这样钩槐花的工作,我一干就是八年。

光阴似箭,日月如梭,转眼间离开故乡已五十多年了,现在我住在城市里,与槐树有了距离,可五十年前钩洋槐树花的生活仍然让我记忆犹新,每次完成钩洋槐花的任务,回家的路上,大哥挑着两袋槐花,我提着筐子。我们一路上总是那样的喜出望外,脚步都是那么轻快!

每当槐花开放的时节,童年钩槐花的情景历历在目。那段如同流淌在琴弦上的岁月,如今却已渐渐走远。

温馨提示

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,请通过《信阳日报》客户端浏览查看。


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

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,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