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讯(李 梅)“以前路肩杂草丛生,清理起来费时费力,现在种上艾草,不仅整洁美观,还能增加收入。”谈及变化,息县白土店乡的村民满脸笑意。近日,该乡迎来一场及时雨。雨幕刚一收起,田间便热闹起来,村民肩扛化肥,步伐匆匆,趁着墒情正好,一头扎进艾草田,忙着为艾草追施肥料。
近年,白土店乡精准锚定本地特色,全力深耕“一叶一果”林下经济。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,艾草种植脱颖而出,已然成为拉动村集体经济增长的关键产业。乡政府积极行动,广泛动员群众,将目光投向路肩、闲置土地这些“沉睡资源”。在政府的引导下,村民们纷纷响应,在自家房前屋后、道路两旁种下艾草。一时间,原本杂乱的角落摇身一变,成了绿意盎然的艾草种植地,既扮靓了乡村容颜,又让闲置土地“活”了起来,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。
漫步在白土店乡的乡间小道,入目皆是成片的艾草。经雨水洗礼后,艾草叶片愈发翠绿,宛如一块块温润的碧玉,在微风轻抚下,摇曳生姿,散发着阵阵辛凉清香,直沁人心。据乡农发中心工作人员介绍,这场及时雨为艾草生长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水分,也让土壤墒情恰到好处,达到了最佳施肥状态。雨后土壤湿润,肥料能迅速溶解并深入渗透,艾草根系得以高效吸收养分,此时追肥,对提升艾草品质与产量效果显著,可谓事半功倍。
目前,白土店乡的艾草种植规模持续扩大,面积已突破千亩。与此同时,乡里并未满足于现状,正积极谋划,稳步向艾草深加工领域迈进。艾草产业正逐步化身为乡村振兴的“绿色引擎”,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。
温馨提示
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,请通过《信阳日报》客户端浏览查看。
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