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版:南湖 PDF版阅读

信阳日报客户端

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

“杨排风”


周明金

“杨排风”真名叫杨白凤。因为性格泼辣,极像宋朝天波杨府里性情泼辣、勇敢,偏爱与刀枪结伍为伴,曾用一把烧火棍大败辽军的烧火丫头杨排风。因此人们就叫她“杨排风”。

“杨排风”年轻时也是美人一个:鹅蛋形的脸蛋儿白里透着红,弯弯的柳叶眉下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藏情含波,微凸的鼻梁下有张小小的嘴,嘴唇薄薄的,嘴角微向上弯,微微一笑,嘴角两边便会露出深深的酒窝。乌黑的头发,常挽个髻,髻上别着一支银簪子,簪子的一端有个心形玉坠。带大襟的蓝士林布褂子里面常衬一件白褂子,白褂领罩住蓝褂领,白袖口卷在外面。自己亲手做的绣花鞋上花色鲜艳,像真花开在鞋上。浑身上下,一尘不染。显得整个人既精神又超凡脱俗。

“杨排风”说话直言快语,做事雷厉风行。集体干活,谁偷懒了,谁耍滑了,谁投机取巧了,谁藏奸了,她不是干部,也不是群众代表,但她敢于坚持真理,当面揭穿,让你下不了台。干部不作为,做事不公,多吃多占,她敢当面提意见,敢于据理力争。

大集体时,有一次生产队几个干部偷偷地私分粮食,她知道后,群众会上前质问队长:“你们做的是谁的官?损人利己、损公肥私是什么官?干部私分集体粮食合不合理?如果不还大家一个公道,俺们找大队干部评评理!”高高在上的队长没想到“杨排风”还真是愣头不怕雷,敢当众揭自己的短,暴跳如雷,恨恨地说:“你没凭没据,怎么能证明我们私分公粮?你疯狗乱咬人,就不怕我治你吗?”“杨排风”理直气壮地说:“常言说,心里没悬事,不怕半夜鬼敲门;要想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;没有不透风的墙,没有不能上吊的梁。你拿大话压我,我还就不信这个邪,总有说理的地方!”“杨排风”找到大队书记反映问题,书记明察暗访,查清了“杨排风”反映的问题属实,撤换了小队干部,追回了私分的粮食,还大家一个公道。

她虽然不是媒婆,但常做牵线搭桥、保媒拉纤的好事。她娘家在安徽沿淮地区,淮河没有治理好的时候,十年九淹,那里的人们穷困潦倒,生活朝不保夕。她把她亲戚、邻居家的女孩都往我们这里介绍。一者那边遭了水灾,亲戚、邻居可以到这边小住,猪鸡可以暂时在这边喂养,牛羊可以暂时牵到这边放牧;二则亲戚连亲戚,邻居连邻居,平时多个帮手,遇事有个照应。淮河治理以后,她娘家那边生活日渐富裕,她又把这边亲戚、邻居的姑娘往那边介绍。她把两边织成了层层叠叠的亲戚网。

“杨排风”侠肝义胆,爱打抱不平,最容不得恃强凌弱、以大欺小。她夫家是我们这里的一个大户,与其同住的其他姓氏,或一户,或两户。日常生产、生活中难免发生磕磕绊绊,产生点摩擦。户大人多,人硬理正——力量的悬殊,小户人家常常有理也敢怒不敢言。每逢此时,“杨排风”都要站出来替小户人家说话——“胳膊肘往外拐”。指责夫家人的不是,替夫家人向别人赔礼道歉。平息风波,解开别人心中的疙瘩,使邻里之间都能和睦共处,友好往来。

“杨排风”现如今已是古稀之人,美丽的容颜虽然不在,但德高望重的身份还在;虽然满头银丝,满脸褶皱,背驼了,牙退休了,走路不再风风火火,但说事拉理,化解纠纷的热情还在;虽然一生中没有什么丰功伟绩,但在人们心目中的高大形象却让人难以忘怀!

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,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。